巴洛克藝術 (Baroque)
原是很大而形狀不勻稱的珍珠,今天「巴洛克」單純指十七世紀的藝術及其獨特的風格。
西班牙 葛雷哥的作品常常有強烈的色 彩對比,圖中受難的督,身體就扭曲的很厲害,基督頭上的白鴿象徵聖靈, 巴洛克的作品常常有這樣不安定感覺的表現。這樣把人體扭曲或拉長的很不自然的風格,也被稱作'矯飾主義'。 (如右圖) |
三位一體 葛雷柯1597-99 |
荷蘭 法蘭西 魯本斯善於描繪人體,且人體都飽滿雄健,但是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哀傷(如右圖) |
哀悼 魯本斯1614
|
比利時
法蘭德斯在十四,五世紀在文藝復興時代時有不俗的表現。十六世紀底時西班牙攻擊法蘭德斯中的荷蘭,間接使得荷蘭在1649年脫離西班牙獨立,之後的荷蘭十七世紀的繪畫也有獨到之處。回到十七世紀的法蘭德斯(實際指比利時),被法國影響也走巴洛克的路線。法國這當時的超級大國沒出什麼大畫家,全歐洲巴洛克的第一把交椅卻出在法蘭德斯。
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水以及陶器和人形成和協的畫面 |
年輕男子的畫像 林布蘭 像在舞台上的燈光一樣,溫暖的照向人物的臉龐,就像現代的沙龍照一樣 |
倒牛奶的女僕 維梅爾 1658 以日常生活為題材,讓我們了解到當時人們的生活形態 |
紀元18世紀--
洛可可藝術(Rococo)
是十八世紀初形成的,指路易十五時代的莊飾藝術,特色是採用許多優美的小弧形。法國洛可可藝術在十八世紀初期形成。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時代的室內裝飾藝術。特色為採用許多優美的小弧形。存在的時間不長,很快被新古典主義取代。繪畫作風輕快華麗
;雕刻多為室內裝飾用的小雕像,與巴洛克的顯著差別是小巧、精緻、甜美而優雅。巴洛克是奉獻紿王權的
;洛可可是致力於各人快樂的尋求,更加徹底現實化的。畫家擅長描寫輕浮而逸樂的貴族生活。
十七世紀是莊嚴,豪壯巴洛克的世界,到了十八世紀,輕快,秀氣的洛可可風格成了全歐洲的主流。提到洛可可之前,不能不稍微提一下十七世紀末荷蘭的通俗畫家,因為從這些通俗畫家所畫的小品畫,風景畫,動物畫及靜物畫開始,平民藝術漸漸成為藝術的主流。這些通俗畫家影響到後面的洛可可藝術,些許的浪漫派,完全平民化的巴比仲派,一直到近代的印象派,印象派開始已沒有已宗教或王室貴族為主題的繪畫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十七世紀末這些通俗畫家的風格。所以這些荷蘭通俗畫家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十七世紀西班牙的超強國力造就了莊嚴豪壯的巴洛刻藝術,十八世紀法國的贏弱導致了另一個藝術風格的興起-洛可可。
法蘭西 英吉利
|
讀書的少女 福拉哥納德1776 |
版權申明
西洋美術史部分因授課作為教育用途之故而作整理,並不做為任何商業之用。所使用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其著作權均屬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若有不當引用之處,煩請撥冗告之,特此申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