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前美術][中世紀美術][文藝復興時代][巴洛克藝術][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拉菲爾前派及唯美主義][寫實主義][印象主義][象徵主義][新藝術][野獸派][表現主義][未來派和立體派][達達派和超現實主義][新造型主義][抽象表現主義][節構主義和普普藝術]

巴洛克藝術 (Baroque)
原是很大而形狀不勻稱的珍珠,今天「巴洛克」單純指十七世紀的藝術及其獨特的風格。

紀元17世紀--

西班牙
十四、五世紀時,義大利占著地利之便,大做東西貿易,又因十字軍東征,賺進了不少財 富。結果西方聯軍在十字軍東征中大敗,西方人想從小亞細亞到東方做生意的夢想破滅。但窮則變,變則通,向東走不通,就向西走,真的讓他們在1498年繞過了好望角到了印度 洋。1492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做了這些偉大的事就是西班牙人。這些創舉都使西班牙人獲得了極大的利益,國力也不可與同日而語。西班人的藝術,最初為統治了他們百年的阿拉伯藝術。但在西班牙人獨立以後,民族主義的趨使,西班牙人否定一切阿拉伯文化,真空的情況之下,以義大利為首的文藝復興運動也衝擊著西班牙。開西班牙文藝復興藝術之首的藝術家應為-利衛拉(Josef Ribera),利衛拉在十六世紀末到義大利學畫,他的老師正是以"濃淡法"畫出"賭博"的卡拉發佐。利衛拉回到了西班牙,對西班牙藝術有不小的影響。西班牙的國勢在當時是如日中天,身為舊教徒的西班牙王 成功的對抗了當時的新教運動,宗教改革在西班牙遇到了輟敗,成了全歐洲舊教徒的偶像。舊教在西班牙的成功,使得神祕莊嚴的宗教畫再度盛行," 明暗法" 正是表現此種莊 嚴肅穆繪畫的好方法。
西班牙的三大畫家的首位葛雷柯就用此法畫了不少宗教畫,打開了西班牙巴洛克式繪畫的開端。基本上,巴洛克式的繪畫是一個堅守舊信仰的超級強權國家誇張的表現著莊嚴、肅穆、誇張又豪壯及華麗。西班牙如此,法蘭西也是如此。

葛雷哥的作品常常有強烈的色 彩對比,圖中受難的督,身體就扭曲的很厲害,基督頭上的白鴿象徵聖靈, 巴洛克的作品常常有這樣不安定感覺的表現。這樣把人體扭曲或拉長的很不自然的風格,也被稱作'矯飾主義'。 (如右圖)

三位一體 葛雷柯1597-99

 

荷蘭
1649年荷蘭由西班牙獨立出來,
本屬法蘭德斯的荷蘭本來就有很高的藝術水準。處於十七世紀的巴洛克與十八世紀洛可可之間的荷蘭,的確也扮演好了這過渡的角色。十七世紀末的荷蘭,脫離了西班牙,因為靠海,所以趁著西班牙的國力衰落,成了海上的霸主。富有的商人帶動了平民藝術,這是與巴洛克不同之處。

法蘭西
巴洛克的極盛時期是在十七世紀的法國,路易十三,四世也是平定了新教徒的叛亂,勢力得到了確定,又先後向荷蘭,西班牙及德國發動了戰爭且一勝再勝。使法國成了當時歐洲的霸者,路易十四在此時建了豪華的凡爾賽宮,宮內的雕刻,傢具,裝飾及庭院的設 計都是採用巴洛克的風格,受此影響當時整個法國的服裝禮儀,文章式樣都趨向了巴洛克的風格。但奇怪的是,整個法國在當時沒出一個巴洛克的大畫家,等一下要介紹的兩位畫家都不是法國學的畫,成名後也很少住在法國,但他們都是法國人就是了。

魯本斯善於描繪人體,且人體都飽滿雄健,但是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哀傷(如右圖)

哀悼  魯本斯1614

 

比利時
法蘭德斯在十四,五世紀在文藝復興時代時有不俗的表現。十六世紀底時西班牙攻擊法蘭德斯中的荷蘭,間接使得荷蘭在1649年脫離西班牙獨立,之後的荷蘭十七世紀的繪畫也有獨到之處。回到
十七世紀的法蘭德斯(實際指比利時),被法國影響也走巴洛克的路線。法國這當時的超級大國沒出什麼大畫家,全歐洲巴洛克的第一把交椅卻出在法蘭德斯。

維拉斯奎茲 賣水的老人

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水以及陶器和人形成和協的畫面

年輕男子的畫像 林布蘭

像在舞台上的燈光一樣,溫暖的照向人物的臉龐,就像現代的沙龍照一樣

倒牛奶的女僕 維梅爾 1658

以日常生活為題材,讓我們了解到當時人們的生活形態

紀元18世紀--

洛可可藝術(Rococo)
是十八世紀初形成的,指路易十五時代的莊飾藝術,特色是採用許多優美的小弧形。法國洛可可藝術在十八世紀初期形成。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時代的室內裝飾藝術。特色為採用許多優美的小弧形。存在的時間不長,很快被新古典主義取代。繪畫作風輕快華麗 ;雕刻多為室內裝飾用的小雕像,與巴洛克的顯著差別是小巧、精緻、甜美而優雅。巴洛克是奉獻紿王權的 ;洛可可是致力於各人快樂的尋求,更加徹底現實化的。畫家擅長描寫輕浮而逸樂的貴族生活。
十七世紀是莊嚴,豪壯巴洛克的世界,到了十八世紀,輕快,秀氣的洛可可風格成了全歐洲的主流。提到洛可可之前,不能不稍微提一下十七世紀末荷蘭的通俗畫家,因為從這些通俗畫家所畫的小品畫,風景畫,動物畫及靜物畫開始,平民藝術漸漸成為藝術的主流。這些通俗畫家影響到後面的洛可可藝術,些許的浪漫派,完全平民化的巴比仲派,一直到近代的印象派,印象派開始已沒有已宗教或王室貴族為主題的繪畫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十七世紀末這些通俗畫家的風格。所以這些荷蘭通俗畫家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十七世紀西班牙的超強國力造就了莊嚴豪壯的巴洛刻藝術,十八世紀法國的贏弱導致了另一個藝術風格的興起-洛可可。

法蘭西
十八世紀的法國因長年的征戰搞得國家財力不振,一在增加稅賦的結果造成了人民對王室的不滿,對於歌頌王室,貴族的巴洛克藝術也失去了興趣。轉而研究自然科學,造成了十八世紀末的產業革命的遠因。
在藝術方面,平民藝術的小品畫成了主流。王室,貴族們被這些平民藝術的影響,也轉向這種小巧,輕快又精緻的藝術,洛可可隨之產生。洛可可的繪畫與巴洛克相同的是,它們一樣是屬於貴族藝術,洛可可的繪畫可以說是小品畫的貴族化,增加了高雅的氣息。但與巴洛克不同的是,巴洛克運用了很多明暗的對比;巴洛克多用深色的背景,以凸顯主題。洛可可則用的是模糊的金銀兩色,感覺較為平面感;在畫人物時,洛可可把人畫得很纖細,反觀巴洛克就算是畫女人也畫得很強壯得樣子。總之,洛可可放棄了一切巴洛克時代的誇張,深刻的線條,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平易的曲線。

英吉利
英國的繪畫,到十八世紀開始顯出自己的風格,主要是肖像畫家,受到文藝復興威尼斯派的影響較大。

 

讀書的少女   福拉哥納德1776

 

版權申明
西洋美術史部分因授課作為教育用途之故而作整理,並不做為任何商業之用。所使用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其著作權均屬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若有不當引用之處,煩請撥冗告之,特此申謝!